般舟三昧經
擁護品第八
颰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
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見佛所說。
是八菩薩 皆大歡喜。持五百劫 波育錦衣。持珍寶布施。持身自歸 供養佛。
佛語阿難。
是颰陀和等。於五百菩薩 人中之師。
常持中 正法 合會隨順教 莫不歡喜者。歡樂心。隨時心。清淨心 卻欲心。
是時五百人 皆叉手立佛前 颰陀和菩薩白佛言。
菩薩持幾事 得是三昧。
佛言。
菩薩有四事 疾得是三昧。
何等為四。
一者 不信餘道。
二者 斷愛欲。
三者 如法行。
四者 無所貪生。
是為四。菩薩疾得是三昧。
佛告颰陀和。
若有菩薩 學是三昧者。
若持 若誦 若守。今世即 自得五百功德。
颰陀和
譬如 慈心比丘 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火不能燒。入水不死。
帝王不能得其便。
如是菩薩 守是三昧者。
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終不為火所燒。終不為水所沒。
終不為帝王得其便。
颰陀和
譬如 劫盡壞燒時。
持是三昧菩薩者。正使墮是火中 火即為滅。
譬如 大甖水 滅小火。
佛告颰陀和。
我所語無有異。
是菩薩持是三昧者。
若帝王 若賊 若水 若火。若龍 若蛇。
若閱叉鬼神 若猛獸 若大蟒 若蛟龍。
若師子 若虎 若狼 若狗。若人 若非人。若[狂-王+加]玃。若薜荔。若鳩洹鬼神。
若欲嬈人。若欲殺人。若欲奪人缽震越。若壞人禪奪人念。
設欲中 是菩薩者 終不能中。
佛言。
如我所語 無有異
除其宿命所請。其餘 無有能中者。
佛言。
我所語無有異
若有菩薩 持是三昧者。
終不病目。若耳鼻口。身體無病。其心 終不憂 終不厄。
是菩薩。若死若近死。設有是患者。佛語為有異。
除其宿命所作。
復次颰陀和。
是菩薩 諸天皆稱譽。諸龍皆稱譽。諸閱叉鬼神 皆稱譽。
諸阿須輪 皆稱譽。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 皆稱譽是菩薩。
諸佛天中天。皆稱譽是菩薩。
復次颰陀和。
是菩薩 為諸天所護。為諸龍所護。
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天。
皆護是菩薩。
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
皆共擁護是菩薩。
諸佛天中天。
皆共擁護是菩薩。
復次颰陀和。
是菩薩 為諸天所敬愛。
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
皆共敬愛 時菩薩。
諸佛天中天。皆無有愛欲。
以道德故 皆復敬愛是菩薩。
復次颰陀和。
是菩薩 諸天皆欲見之。
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勒鬼神。若人非人。
皆思樂欲 見是菩薩。
諸佛天中天。皆各各欲使 是菩薩 往到其所。
用人民故 欲使往。
復次颰陀和。
是菩薩 諸天皆來至其所。
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輪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
皆來至 是菩薩所。與共相見。
諸佛天中天。菩薩 不但晝日見。夜於夢中。
若見諸佛身。若諸佛 各各自說 其名字。
復次颰陀和。
是菩薩 所未誦經。前所不聞經卷。
是菩薩持是 三昧威神。夢中悉自得 其經卷名。各各悉見 悉聞經聲。
若晝日不得者。若夜於夢中悉見得。
佛告颰陀和。
若一劫。若復過一劫。
我說是菩薩 持是三昧者。說其功德 不可盡竟。
何況力求 得是三昧者。
佛爾時頌偈言
若有菩薩學誦是 佛說三昧寂定義 假使欲嘆其功德 譬如恒邊減一沙
刀刃矛戟不中傷 盜賊怨家無能害 國王大臣喜悅向 學此三昧得如是
蚖蛇含毒誠可畏 見彼行者毒疾除 不復瞋恚吐惡氣 誦是三昧得如是
怨讎嫌隙莫能當 天龍鬼神真陀羅 睹其威光皆嘿然 學此三昧得如是
山野弊狼及大蟒 師子猛虎鹿[狂-王+加]玃 無傷害心攝藏毒 悉來親護是行者
弊惡鬼神將人魂 諸天人民懷害心 感其威神自然伏 學此三昧得如是
其人不病無苦痛 耳目聰明無闇塞 言辭辯慧有殊傑 行三昧者速逮是
其人終不墮地獄 離餓鬼道及畜生 世世所生識宿命 學此三昧得如是
鬼神乾陀共擁護 諸天人民亦如是 并阿須倫摩睺勒 行此三昧得如是
諸天悉共頌其德 天人龍鬼真陀羅 諸佛嗟歎令如願 諷誦說經為人故
其人道意不退轉 法慧之義而無盡 姿顏美豔無與等 誦習此經開化人
國國相伐民荒亂 飢饉荐臻懷苦窮 終不於中夭其命
能誦此經化人者 勇猛降伏諸魔事 心無所畏毛不豎 其功德行不可議 行此三昧得如是
妖蠱幻化及符書 穢濁邪道不正行 終無有能中其身
用愛樂法達本故 一切悉共歌其德 具足空慧佛尊子 然後當來最末世 手得是經得如是
常行精進懷喜踴 同心和悅奉此法 受持經卷講諷誦 今我以是為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