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經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  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五百人  皆得阿羅漢  

獨阿難未得。

 

爾時  有菩薩名颰陀和與  五百菩薩俱。皆持五戒。晡時  至佛所前  以頭面著佛足  卻坐一面。

并與五百沙門  俱至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坐一面。

 

時佛放威神。

諸比丘  所在遠方  無不來者。

即時十萬比丘。俱相隨來會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坐一面。

 

佛復威神。

摩訶波和提比丘尼。與三萬比丘尼  俱相隨至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坐一面。

 

佛復放威神。

羅憐那竭菩薩  從 舍衛墮梨大國出。

橋日兜菩薩    占波大國出。

那羅達菩薩 從彼  羅斯大國出。

須深菩薩 從 加羅衛大國 出。

摩訶須薩和菩薩 與  阿難邠坻迦羅越。俱從 舍衛大國 出。

因坻達菩薩 從 鳩睒彌大國出。和輪調菩薩 從 沙祇大國出。

一一菩薩 各與  二萬八千人俱  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  皆卻坐一面。

 

羅閱祇王阿闍世。

與十萬人  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坐一面。

 

四天王  釋提桓因  梵三缽摩夷 [/]  阿迦貳吒天。

各各與若干億  億百千天子  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住一面。

 

難頭和難龍王。沙竭龍王。摩難斯龍王  阿耨達龍王。

各各與若干龍王  億億百千萬  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住一面。

 

四面阿須倫王。

各與若干  阿羞倫民  億億百千萬  俱來到佛所。前為佛作禮  卻住一面。

 

時諸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諸天 諸龍 諸阿羞倫民  諸閱叉鬼神 諸迦樓羅鬼神 諸甄多羅鬼神  諸摩睺勒鬼神

諸人非人。無央數都不可計。

 

 

颰陀和菩薩  從坐起  正衣服。叉手長跪  白佛言。

願欲有所問。

既問者  欲有所因故。

天中天  聽我言者。今當問佛

 

佛告颰陀和菩薩。

所因故者便問。

佛當為若說之。

 

颰陀和菩薩  問佛言。

菩薩當作  何等三昧。

所得智慧  如大海。如須彌山。

所聞者不疑。終不失  人中之將。

自致成佛  終不還。終不生  愚癡之處。

 

豫知去來之事。未曾離佛時。

若於夢中  亦不離佛。端政姝好  於眾中  顏色無比。

 

少小常在  尊貴大姓家生  若其  父母兄弟  宗親知識。無不敬愛者。

高才廣博  所議作者  與眾絕異。

自守節度  常內慚色。終不自大  常有慈哀。

 

智慮通達  於智中明  無有與等者。

威神無比  精進難及  入諸經中。

 

多入諸經中。諸經中  無不解  安樂  入禪  入定。

入空  無想  無所著。於是三事中不恐。                                                                                       

 

多為人說經  便隨護之。

在所欲生  何所自恣。無異本  功德力  所信力  多所至到

 

處其筋力強。無不欲愛力。無不有根力。

明於所向力。明於所念力。明於所視力。明於所信力。明於所願力。

在所問  如大海  無有減盡時。

如月盛滿時  悉遍照  無有不感明者。

 

如日初出時。如炬火在所照   無所罣礙。

不著心  如虛空  無所止。

如金剛鑽  無所不入。安如須彌山  不可動。

如門閫正住堅。心軟如鵠毛  無有麤爽。

身無所慕  樂於山川  如野獸。常自守  不與人從事。

 

若沙門道人。多所教授  皆護視。

若有輕嬈者  終無瞋恚心。一切諸魔  不能動。

 

解於諸經  入諸慧中。

學諸佛法  無有能為作師者。

威力聖意  無有能動搖者。

深入之行  常隨無所行。

 

常柔軟  於經中常悲。

承事於諸佛  無有厭。

所行種種功德  悉逮及。

所行常至    所信常正   無有能亂者。

 

所行 常淨潔。臨事能決  無有難。

清淨於智慧悉明。得所樂行。盡於五蓋。智慧所行。稍稍追成  佛之境界。莊嚴諸國土。

於戒中清淨。阿羅漢  辟支佛心。所作為者  皆究竟。所作功德  常在上首。教授人民亦然。

 

於菩薩中  所教授  無有厭。

當所作者  度無有極。一切餘道  無有能及者。

 

未嘗離佛。不見佛。

常念  諸佛如父母  無異。

稍稍得  諸佛威神。悉得諸經。明眼所視  無所罣礙。諸佛悉在前立。

 

譬如幻師  自在所化  作諸法。不豫計念  便成法。

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如化作。

念過去 當來 今現在  如夢中。

 

所有分身  悉遍至  諸佛剎。

如日照水中影  悉遍見。

所念  悉得如嚮。亦不來  亦不去。

生死如影之分。便所想識如空。

於法中無想。莫不歸仰者。一切平等  無有異。

 

於經中悉知。心不可計。一切諸剎  心不著  無所適念。

出於諸佛剎。無所復罣礙。悉入  諸陀憐尼門。

 

於諸經中  聞一知萬。

諸佛所說經  悉能受持。

侍諸佛  悉得諸佛力。悉得佛威神。勇猛無所難。

 

行步  如猛師子 無所畏。

於諸國土  無不用言者。

所聞者  未曾有忘時。一切諸佛之議  等無有異。

 

悉了知本  無經不恐。

欲得諸經  便自知說。如諸佛  終無厭。

 

為世間人之師  無不依附者。

其行方幅  無有諂偽。

諸剎照明  朗不著於三處。所行無所罣礙。

於眾輩中  無所適。於本際法中  無所慕。

 

持薩芸若  教人入佛道中。

未曾恐怖  無有畏懼時。

 

悉曉知  佛諸經  所有卷所

在眾會中  無不蒙福者。

見佛極大慈歡喜。所學諸佛經 通利。於大眾中 無所畏。於大眾中  無有能過者。

名聲極遠。破壞諸疑  難無不解。

於經中極尊。於師子座上  坐自在。如諸佛法教。悉曉知佛  萬種語。悉入萬億音。愛重諸佛經。

常念在左右側。未曾離於  諸佛慈。

於佛經中樂行。常隨佛出入。

常在善知識邊  無有厭極時。

於十方諸佛剎  無所適止。悉逮得願行。

度脫十方萬民。智慧珍寶。

悉逮得經藏。身如虛空 無有想。

 

教人求菩薩道。使佛種不斷。

行菩薩道  未曾離摩訶衍。

逮得 摩訶僧那 僧涅  極曠大道。疾逮得一切智。諸佛皆稱譽。

 

近佛十力地  一切所想  悉入中。

一切所計  悉了知。

世間之變  悉曉知。

成敗之事  生者滅者  悉曉知。

 

入經海寶  開第一之藏  悉布施。

悉於諸剎行願   亦不在中止。極大變化  如佛所樂行心 一 反念佛  悉在前立。一切適  不復願。

 

適無所生處。十方不可計佛剎  悉見。

聞諸佛  所說經。一一佛比丘僧  悉見。

是時  不持仙道 羅漢 辟支佛眼視。不於是間  終生彼間  佛剎 爾乃見。

便於是間坐   悉見諸佛。

悉聞諸佛所說經。悉皆受。

 

譬如  我今於佛前。面見佛菩薩。

如是未曾離佛。未曾不聞經。

 

佛告 颰陀和菩薩。

善哉  善哉。

所問者  多所度脫  多所安隱。

於世間人民  不可復計。天上天下  悉安之。

 

今若能問佛如是。

若乃前世  過去佛時。所聞地行  作功德所致。

供養若干佛  以所致。

樂於經中所致。

作道行守禁戒所致。

 

自守法  行清白  不煩濁。輒以乞丐自食。

多成就  諸菩薩合會  教語諸菩薩。

用是故  極大慈哀。一切人民  皆於等心。

隨時  欲見佛  即見佛。所願  極廣大  甚深之行。

常念  佛智慧。悉持經戒。悉具足 佛種聖心  如金剛。

悉知世間人民  心所念。悉在諸佛前。

 

佛告 颰陀和菩薩。

若功德  以不可復計。

 

佛言。

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

其有行是三昧。若所問者悉可得。

 

颰陀和菩薩白佛言。

願佛哀說之。

今佛說者。多所過度。多所安隱  

願佛  為諸菩薩現大明。

 

佛告颰陀和菩薩。

一法行  常當習持  常當守。不復隨餘法。

諸功德中  最第一。

 

何等為  第一法行。

是三昧名  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