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益梵天所問經

 

論寂品第八

 

爾時  思益梵天 問  等行菩薩  言。

善男子。

汝今  以何行  為行?

答言。

我以  隨一切有為法眾生行  為行。

 

又問。

隨一切  有為法眾生。以何為行?

答言。

諸佛所行。是隨一切  有為法眾生 行也。

 

又問。

諸佛  以何為行?

答言。

諸佛  以第一義空  為行。

 

又問。

凡夫所行  諸佛亦以是行。有何差別?

等行言。

汝欲令空中  有差別耶?

答言。

不也。

 

等行言。

如來不說  一切法空耶?

答言。

然。

 

是故梵天。

一切法  無有差別。是諸行相  亦復如是。

所以者何。

如來不說  諸法有差別也

 

 

 

爾時  思益梵天    文殊師利  言。

所言 行

  為何謂耶?。

 

答言。

於諸行中  有四梵行。是名  行處行。

若人離四梵行。不名  行處行。

能行四梵行  是名  行處行。

 

梵天。

若人  成就四梵行。

雖於空閑  曠野中行。是名行處行。

 

若不成就  四梵行。

雖於樓殿堂閣  金銀牀榻  妙好被褥  於此中行。不名行處行。

亦復不能  善知行處相。

 

又問。

菩薩以何行  知見清淨?

答言。

於諸行中  能淨我見。

 

又問。

若得 我實性。即得 實知見耶?

答言。

然。

若見  我實性。即是  實知見。

 

譬如國王  典金藏人 

因已出用  知餘在者。

 

如是因知 我實性故。得實知見。

 

又問。

云何  得我實性。

答言。

若得  無我法。

所以者何。

我畢竟無根本  無決定故。

若能如是知者。是名  得我實性。

 

又問。

如我解  文殊師利  所說義。

以見我故  即是見佛。

所以者何。

我性  即是  佛性。

 

 

文殊師利。

誰能見佛。

答言。

不壞我見者。

所以者何。

我見  即是  法見。

以法見   能見佛。

 

 

又問。

頗有無所行   名為正行耶。

答言。

有。

若不行一切有為法。是名正行。

 

又問。

云何行  名為正行。

答言。

若不為見故行。

不為斷 不為證  不為修  故行。是名正行。

 

 

又問。

慧眼  為見何法。

答言。

若有所見  不名慧眼。

 

慧眼  不見有為法   不見無為法。

所以者何。

有為法  皆虛妄分別。

無虛妄分別。是名 慧眼。

 

無為法  空 無所有。過諸眼道。

是故慧眼  亦不見無為法。

 

 

又問。

頗有因緣  正行比丘  不得道果耶。

答言。

有。

正行中  無道無果   無行無得。無有得果差別。

梵天。

無所得故  乃名為得。

若有所得 當知是為  增上慢人。

 

正行者  無增上慢。

無增上慢    無行無得。

 

 

又問。

得何法故  名為 得道。

 

文殊師利言。

若法  不自生  不他生。亦不眾緣生。從本已來  常無有生。

得是法故   說名 得道。

 

 

又問。

若法不生  為何所得。

答言。

若知法不生   即名為得。

是故佛說  若見諸有為法  不生相。即入正位。

 

 

又問。

何等名為  正位。

答言。

我及涅槃   等不作二。是名正位

又行平等故。名為正位

以平等  出諸苦惱故。名為正位

 

入了義中故。名為正位

除一切憶念故。名為正位

 

 

 

爾時世尊 讚  文殊師利言。

善哉  善哉。快說此言。誠如所說。

 

 

說是法時。

七千比丘  不受諸法  漏盡  心得解脫。

三萬二千諸天  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

十千人  離欲得定。

二百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五百菩薩  得無生法忍

 

 

 

爾時  思益梵天  白佛言。

世尊。

是 文殊師利法王子。能作佛事  大饒益眾生。

 

文殊師利言。

佛出於世。

不為益法故出

不為損法故出

 

梵天言。

佛豈不滅度  無量眾生?

仁者  亦不利益  無量眾生耶?

 

文殊師利言。

汝欲於  無眾生中  得眾生耶?

答言。

不也。

 

梵天。

汝欲得眾生  決定相耶?

答言。

不也。

 

梵天。

汝欲得諸佛  有出生相  於世間耶?

答言。

不也。

 

梵天。

何等是眾生  為佛所滅度者?

梵天言。

如仁所說義。

無生死  無涅槃。

 

文殊師利言。

如是。

諸佛世尊  不得生死  不得涅槃。

佛諸弟子  得解脫者  亦不得生死  不得涅槃。

所以者何。

是涅槃  是生死。但假名字  有言說耳。

實無生死往來  滅盡得涅槃。

 

 

又問。

誰能信是法耶。

答言。

於諸法中  無貪著者。

 

又問。

若貪著者  於何貪著。

答言。

貪著虛妄。

 

 

梵天。

若貪著  是實者 

終無增上慢人。

 

以貪著  虛妄故。

行者知之  而不貪著。

 

若不貪著    無有流

若無有流    無 往來生死

若無往來生死  是則  滅度

 

 

又問。

何故說言  滅度。

答言。

滅度者  名為  眾緣不和合。

 

若無明  不和合諸行因緣。則 不起諸行。

若不起諸行  是名為滅。

不起相   是畢竟滅。

 

得是道故  則無生處。

如是名為   四聖諦

 

 

爾時  等行菩薩 謂  文殊師利言。

如汝所說  皆為真實

答言。

一切言說  皆為真實。

 

又問。

虛妄言說  亦真實耶。

答言。

如是。所以者何。

是諸言說  皆為虛妄  無處無方。

若法皆虛妄  無處無方。是故一切言說  皆是真實。

 

善男子。

提婆達語   如來語。無異無別。

所以者何。

一切言說。皆是如來言說。不出故。    

 

一切言說  有所說事。

皆以  無所說故。得有所說。

 

是故  一切言說  皆等。

文字 同故。

文字 無念故。

文字 空故。

 

等行言。

如來  不說凡夫語言  賢聖語言耶?

文殊師利言。

然。

以文字說  凡夫語言。

亦以文字說   賢聖語言。

 

如是善男子。

諸文字有分別  是凡夫言說  ?  是賢聖言說耶  ?

等行答言。

不也。

 

文殊師利言。

如諸文字  無分別。一切賢聖  亦無分別。是故賢聖  無有言說。

所以者何。

賢聖  不以文字相。不以眾生相。不以法相。有所說也。

 

譬如  鍾鼓  眾緣和合  而有音聲。

是諸鍾鼓  亦無分別。

 

如是  諸賢聖  善知眾因緣故。

於諸言說  無貪無礙。

 

 

等行言。

如佛所說。

汝等集會  當行二事。若說法  若聖默然。

何謂說法?何謂聖默然?

 

答言。

若說法   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

是名  說法

 

若知 

  即是  佛。

離相  即是  法。

無為  即是  僧。

是名  聖默然

 

 

又善男子。

  四念處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於一切法  無所憶念。

聖默然

 

 

  四正勤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以諸法等  不作等  不作不等。

聖默然

 

 

  四如意足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若不起身心 

聖默然

 

 

  五根  五力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若不隨他語  有所信。為不取不捨故  分別諸法 

一心安住 無念   念中解一切法 常定性   斷一切戲論慧。名 聖默然

 

 

  七菩提分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若常行捨心  無所分別。無增無減。

聖默然

 

 

因 八聖道分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若知說法相  如筏喻。不依法  不依非法。

聖默然

 

 

善男子。

於是  三十七助道法。若能  開解演說。

名為 說法

 

若身  證是法。

亦不離身  見法。

亦不離法  見身。

於是觀中  不見二相  不見不二相。

如是  現前知見  而亦不見。

聖默然

 

 

又善男子。

若不妄想  著我。

不妄想  著彼。

不妄想  著法

有所說。

名為 說法

 

若至  不可說相。

能離一切言說音聲。

得不動處  入離相心。

聖默然

 

又善男子。

若知一切眾生  諸根利鈍。而教誨之。

名為說法

 

常入於定  心不散亂。

聖默然

 

 

等行言。

如我解  文殊師利  所說義。

一切聲聞 辟支佛  無有說法。亦無聖默然。

所以者何。

不能了知  一切眾生  諸根利鈍。

亦復不能  常在於定。

 

文殊師利。

若有真實問。

何等是  世間說法者。

何等是  世間聖默然者。

 

則當為說  諸佛是也。

所以者何。

諸佛  善能分別  一切眾生  諸根利鈍。亦常在定。

 

佛告文殊師利。

如是  如是。如等行所說。

唯諸佛如來  有此二法

 

 

 

爾時 須菩提 白佛言。

世尊。

我親從佛聞。

汝等集會  當行二事。若說法。若聖默然。

 

世尊。

若聲聞  不能行者。

云何如來  敕諸比丘  行此二事。

 

佛告須菩提。

於汝意云何。

若聲聞  不從他聞。能說法  能聖默然不。

 

須菩提言。

不也。

 

須菩提。

是故當知  一切聲聞  辟支佛。無有說法  無聖默然。

 

 

爾時  文殊師利 謂 須菩提言。

長老須菩提。

如來  了知眾生  八萬四千行。

汝於此中  有智慧。能隨其所應  為說法不。

答言。

不也。

 

文殊師利 謂 須菩提言。

今須菩提。能入  觀一切眾生心三昧。

住是三昧。通達一切眾生  心心所行。自心他心  無所妨礙不。

答言。

不也。

 

須菩提。

如來  於眾生  八萬四千行。隨其所應  為說法藥。

又常住定  平等相中  心不動搖。而通達  一切眾生  心心所行。

 

須菩提。

是故當知。一切聲聞  辟支佛  不及此事。

 

須菩提。

或有眾生  多婬欲者。

以觀淨得解脫。不以不淨。唯佛能知

 

或有眾生  多瞋恚者。

以觀過得解脫。不以慈心。唯佛能知

 

或有眾生  多愚癡者。

以不共語得解脫。不以說法。唯佛能知

 

或有眾生  等分行者。

不以觀淨  不以不淨。不以觀過  不以慈心。不以不共語。不以說法  得解脫者。

隨其根性  以諸法平等  而為說法  使得解脫。唯佛能知

 

是故如來。於諸說法人中  為最第一。

禪定人中  亦最第一。

 

 

爾時須菩提  問文殊師利。

若聲聞辟支佛  不能如是說法。

不能如是  聖默然者。

 

諸菩薩  有成就  如是功德。

能說法  能聖默然不。

答言。

唯佛當知。

 

於是佛告須菩提。

有三昧名  入一切語言  心不散亂。

若菩薩  成就此三昧  皆得是功德。

 

 

爾時  文殊師利    等行菩薩。

善男子。

為眾生八萬四千行故。說八萬四千法藏。

名為  說法

 

常在一切  滅受想行定中。

聖默然

 

善男子。

我若一劫  若減一劫  能說是義。

是名 說法相  是聖默然相   猶不能盡。

 

 

於是佛告等行菩薩。

善男子。

乃往過去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阿僧祇劫。

時世有佛。號曰普光。劫曰名聞。國名喜見。

 

彼國嚴淨。豐樂安隱  天人熾盛。

其地皆以眾寶莊嚴。柔軟細滑。生寶蓮花一切香樹。充滿其中  常出妙香。

 

善男子。

喜見國土  有四百億  四天下。一一天下  縱廣八萬四千由旬。

其中諸城  縱廣一由旬。皆以眾寶校飾。一一城者  有一萬五千  聚落村邑。而圍遶之。

一一聚落村邑  無量百千人眾  充滿其中。

 

彼時人民  所見色像。心皆喜悅  無可憎惡。亦悉皆得  念佛三昧。是以國土  名曰 喜見。

若他方世界  諸來菩薩  皆得快樂。餘國不爾。

 

善男子。

其普光佛。以三乘法  為弟子說。

亦多樂說  如是法音。

汝等比丘  當行二事。

若說法。若聖默然。

 

善男子。

爾時上方  醫王佛土。有二菩薩。一名  無盡意。二名  益意。來詣普光佛所。

頭面禮足。右遶三匝。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時普光佛。為二菩薩  廣說  淨明三昧。

 

所以名曰  淨明三昧者。

若菩薩  入是三昧  即得解脫  一切諸相  及煩惱著。亦於一切佛法。得淨光明。

是故名為  淨明三昧。

 

又前際  一切法淨。

後際  一切法淨。

現在  一切法淨。

是三世  畢竟淨。無能令不淨。性常淨故。

是以說  一切諸法  性常清淨。

 

何謂  諸法性淨。

謂一切法 空相。離有所得故。

一切法 無相相。離憶想分別故。

一切法 無作相。不取不捨。無求無願。畢竟 離自性故。

是名  性常清淨。

 

以是常淨相。

知生死性  即是涅槃。

涅槃性  即是  一切法性。

是故說  心性常清淨。

 

善男子。

譬如虛空。若受垢污  無有是處。

心性亦如是。若有垢污  無有是處

 

又如虛空。雖為  煙塵雲霧  覆翳。不明不淨。

而不能染污  虛空之性

 

設染污者  不可復淨。

以虛空  實不染污故。還見清淨。

 

凡夫心  亦如是。

雖邪憶念  起諸煩惱。

然其心相  不可垢污。設垢污者  不可復淨。

 

以心相  實不垢污  性常明淨。

是故  心得解脫。

 

善男子。

是名  入淨明三昧門。

彼二菩薩  聞是三昧。於諸法中  得不可思議法光明。

 

 

爾時  無盡意菩薩 白  普光佛言。

世尊。

我等已聞  入 淨明三昧門。

當以何行  行此法門。

 

佛告無盡意。

善男子。汝等  當行二行。

若說法。若聖默然。

 

時二菩薩  從佛受教。頭面禮佛足。遶三匝而出。

趣一園林。自以神力  化作寶樓  於中修行。

 

時有梵天  名曰妙光。與七萬二千梵  俱來至其所。頭面禮足。問二菩薩。

善男子。

普光如來說言。 汝等比丘  集會當行二事。若說法。若聖默然。

 

善男子。

何謂說法  何謂聖默然。

 

二菩薩言。

汝今善聽  我當少說。

唯有如來  乃通達耳。

 

於是二菩薩。以二句義  為諸梵眾  廣分別說。

時七萬二千梵  皆得  無生法忍。

妙光梵天 得  普光明三昧。

 

是二菩薩。於七萬六千歲。以無礙辯力  答其所問。

不懈不息  分別二句。互相問答  而不窮盡。

 

 

於是普光佛。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

善男子。

勿於文字言說  而起諍訟。

凡諸言說  皆空如響。

如所問答  亦如是。

 

汝等二人

皆得  無礙辯才 及  無盡陀羅尼。

若於一劫  若百劫。說此二句  辯不可盡。

 

善男子。

佛法 是寂滅相

第一之義  此中無有文字   不可得說。諸所言說  皆無義利。

是故汝等。當隨此義  勿隨文字。

 

是二菩薩  聞佛教已。默然而止。

 

 

佛告等行。

以是當知。

菩薩若以辯才說法。於百千萬劫  若過百千萬劫。不可窮盡。

 

又告等行。

於意云何。

彼二菩薩   豈異人乎。

勿造斯觀。

無盡意者。今文殊師利是

益意菩薩者。今汝身是

妙光梵天者。今思益梵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