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九十八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  般若波羅蜜多分之六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清淨而行,

亦不緣  受、想、行、識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色乃至識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清淨而行,

亦不緣  耳、鼻、舌、身、意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眼乃至意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清淨而行,

亦不緣  聲、香、味、觸、法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色乃至法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眼識  清淨而行,

亦不緣  耳、鼻、舌、身、意識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眼識乃至意識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名色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名色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清淨而行,

亦不緣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

作者、使作者、起者、等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使知者、見者、使見者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我乃至使見者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顛倒  清淨而行,

亦不緣  見趣、諸蓋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顛倒、見趣、諸蓋  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緣起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緣起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欲、色、無色界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欲、色、無色界  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布施、慳貪  清淨而行,

亦不緣  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布施、慳貪  乃至  般若、惡慧  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地界  清淨而行,

亦不緣  水、火、風、空、識界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地界乃至識界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過去、未來、現在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過去、未來、現在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無著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無著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念住  清淨而行,

亦不緣  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無量、神通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念住乃至神通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明 及 解脫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明及解脫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盡智、無生智、一切智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盡智、無生智、一切智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一切有情諸法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已能遍知  一切有情諸法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緣  一切  清淨而行。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諸菩薩  通達一切所緣  本性清淨故。

若諸菩薩  通達一切所緣  本性清淨,為行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見  此是 色乃至識、此由 色乃至識、此屬 色乃至識、此從  色乃至識,

 

是諸菩薩  不如是見  色等法故,

便於色等  不舉不下、不生不滅、不行不觀,

於色等所緣  亦不行不觀。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見  此是  眼乃至意、此由  眼乃至意、此屬  眼乃至意、此從  眼乃至意,

 

是諸菩薩  不如是見  眼等法故,

便於眼等  不舉不下、不生不滅、不行不觀,

於眼等所緣  亦不行不觀。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見  此是  色乃至法、此由  色乃至法、此屬  色乃至法、此從  色乃至法,

 

是諸菩薩  不如是見  色等法故,

便於色等  不舉不下、不生不滅、不行不觀,

於色等所緣  亦不行不觀。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見  此是  眼識乃至意識、此由  眼識乃至意識、此屬  眼識乃至意識、此從  眼識乃至意識,

 

是諸菩薩  不如是見  眼識等法故,

便於眼識等  不舉不下、不生不滅、不行不觀,

於眼識等所緣  亦不行不觀。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行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亦不行  受、想、行、識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則不行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則不行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亦不行  聲、香、味、觸、法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則不行  眼識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識  是 過去 \ 未來 \ 現在。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行      我、我所,        亦不行  受、想、行、識    我、我所;

則不行      我、我所,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    我、我所;

則不行      我、我所,        亦不行  聲、香、味、觸、法    我、我所;

則不行  眼識    我、我所,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識    我、我所。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行     是樂\是苦等,        亦不行  受、想、行、識  是樂\是苦等;

則不行     是樂\是苦等,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  是樂\是苦等;

則不行     是樂\是苦等,        亦不行  聲、香、味、觸法  是樂\是苦等;

則不行  眼識  是樂\是苦等,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識  是樂\是苦等。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

則不行    屬我非餘,           亦不行  受、想、行、識  屬我非餘;

則不行    屬我非餘,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  屬我非餘;

則不行    屬我非餘,           亦不行  聲、香、味、觸、法  屬我非餘;

則不行  眼識  屬我非餘,       亦不行  耳、鼻、舌、身、意識  屬我非餘。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於 色  乃至  識,

不行集、不行滅,不行深、不行淺,

不行空、不行不空,不行有相、不行無相,不行有願、不行無願,不行有造作、不行無造作;

 

於 眼  乃至  意,

亦不行集、不行滅,不行深、不行淺,

不行空、不行不空,不行有相、不行無相,不行有願、不行無願,不行有造作、不行無造作;

 

於 色  乃至  法、

亦不行集、不行滅,不行深、不行淺,

不行空、不行不空,不行有相、不行無相,不行有願、不行無願,不行有造作、不行無造作;

 

  眼識  乃至  意識,

亦不行集、不行滅,不行深、不行淺,

不行空、不行不空,不行有相、不行無相,不行有願、不行無願,不行有造作、不行無造作。

何以故?

善勇猛!

如是諸法  一切皆有   恃執、動轉、戲論、愛趣

謂我能行  如是 動轉,

我於此行  如是 戲論,

我由此行  如是 愛趣,

我依此行  如是 恃執。

 

此中菩薩    了知一切  恃執、動轉、戲論、愛趣   害諸無知  無所恃執,

無恃執故,都無所行   亦無執藏;

無執藏故,無所繫縛   亦無離繫,

無所發起    亦無等起。

 

如是菩薩  害諸恃執,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於 色 乃至 識,

不行常、無常,不行樂、無樂,不行我、無我,不行淨、不淨,

不行空、不空,不行如幻,不行如夢,不行如光影,不行如谷響;

 

於 眼 乃至 意,

亦不行常、無常,不行樂、無樂,不行我、無我,不行淨、不淨,

不行空、不空,不行如幻,不行如夢,不行如光影,不行如谷響,

 

於 色 乃至 法,

亦不行常、無常,不行樂、無樂,不行我、無我,不行淨、不淨,

不行空、不空,不行如幻,不行如夢,不行如光影,不行如谷響;

 

於 眼識 乃至 意識,

亦不行常、無常,不行樂、無樂,不行我、無我,不行淨、不淨,

不行空、不空,不行如幻,不行如夢,不行如光影,不行如谷響。

 

何以故?

善勇猛!

如是諸法  有尋、有伺、有行、有觀。

 

此中菩薩  了知  一切  有尋、有伺、有行、有觀 

害一切行  遍知諸行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是為宣說  諸菩薩行。

 

 

 

 

爾時  善勇猛菩薩摩訶薩  便白佛言:

世尊!

菩薩  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可思議。

 

於是 佛 告 善勇猛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善勇猛!

  乃至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乃至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乃至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眼識  乃至  意識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名色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緣起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雜染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業果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顛倒、見趣、諸蓋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欲、色、無色界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等起者、

受者、使受者、知者、使知者、見者、使見者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地、水、火、風、空識界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有情界、法界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布施、慳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貪、瞋、癡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無量、神通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苦、集、滅、道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明及解脫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聲聞、獨覺、菩薩、佛地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聲聞、獨覺、菩薩、佛法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過去  未來  現在智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無著智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涅槃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佛、法、僧寶  不可思議故,

菩薩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思議。

 

何以故?

善勇猛!

菩薩  修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非心所生 故  名不可思議,

亦不生心 故  名不可思議。

 

 

復次善勇猛!

若謂心生  是為 顛倒,

謂心不生  亦是 顛倒,

若能通達  心及心所  俱無所有  則非顛倒。

 

善勇猛!

非心本性  有生、有起、有盡、有滅。

 

善勇猛!

顛倒相應

  心、心所  有生、有起、有盡、有滅。

 

善勇猛!

當知此中  心可開示,

由顛倒起  亦可開示。

 

善勇猛!

愚夫異生  不能覺了  心可開示,

及不覺了  從顛倒起  亦可開示。

 

由不覺了  可開示故,

於心遠離  不能正知,

亦不正知  所緣遠離,

 

由斯執著 

心即是我、心是我所、心依於我、心從我生。

 

彼執心已,

復執  為善,或執  非善,

或執  為樂,或執  為苦,

或執  為斷,或執  為常,

或執  見趣,或執  諸蓋,或執  顛倒,

 

或執  布施、慳貪,

或執  持戒、犯戒,

或執  安忍、忿恚,

或執  精進、懈怠,

或執  靜慮、散亂,

或執  般若、惡慧,

 

或執  三界,或執 緣起,

或執  名色,或執 貪、瞋、癡,

或執  嫉慳等,或執  我慢等,

或執  苦、集、滅、道,

 

或執  四大、空、識,

或執  有情、法界,

或執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或執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或執  無量、神通,

或執  明及解脫,

或執  盡、無生智,

或執  無造作智,

 

或執  佛、法、僧寶,

或執  聲聞、獨覺、菩薩、佛地,

或執  聲聞、獨覺、菩薩、佛法,

或執  無著智,

或執  般涅槃,

或執  佛智,

或執  相好,

或執  佛土,

或執  聲聞圓滿,

或執  菩薩圓滿,

或執  諸餘雜染、清淨。

 

善勇猛!

諸菩薩眾  於如是等  種種法門  不生執著,

 

知見有情  所起顛倒  心、心所法,

於一切處  終不發起  顛倒之心,

亦不依心  起諸顛倒。

何以故?

善勇猛!

諸菩薩眾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遠離  顛倒  心、心所法,

證心本性   清淨明白

於中都無  心、心法起。

 

 

善勇猛!

愚夫異生  依所緣境,

起心、心所  執有所緣,

執有一切  心及心所。

 

諸菩薩眾  知彼所緣    彼所起  心、心所法  都無所有,

是故不生  心、心所法。

 

菩薩  如是觀察  一切心、心所法  本性清淨、本性明白

愚夫顛倒  妄生雜染

 

復作是念:

由所緣境  心、心所生,

了知所緣  無所有故,心、心所法  皆不得生,

既不得生  亦無住、滅。

 

心、心所法  本性明淨,離諸雜染  清白可樂。

心性不生  亦無住、滅,亦不令法  有生、住等,

但諸愚夫  妄執斯事

 

如是菩薩

知心、心所  本性不生  亦不住、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行時,不作是念

  行 般若波羅蜜多,

我今  依此而行  般若波羅蜜多,

我今  由此而行  般若波羅蜜多,

我今  從此而行  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  作如是念

此是  般若波羅蜜多,

此由  般若波羅蜜多,

此依  般若波羅蜜多,

此屬  般若波羅蜜多。

彼由此念,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  於諸般若波羅蜜多,無見  無得  而行  般若波羅蜜多,

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  善勇猛  白佛言:

世尊!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無上行,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清淨行,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明白行,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無生行,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無滅行,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超出行,

菩薩如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難伏行,

 

  諸惡魔  若魔眷屬,若餘有相,有所得行,

若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

所有諸見、若斷常見、若諸蘊見、若諸處見、若諸界見、

若諸佛見、若諸法見、若諸僧見、

若涅槃見、若證得想;

若增上慢,若貪、瞋、癡行,若顛倒、蓋行,若越道路  而發趣者,

皆不能伏

 

是故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超諸世間、無能及者、最尊最勝。

 

爾時世尊告善勇猛: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如是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超諸世間、無能及者、最尊最勝。

一切惡魔  若魔天子、眷屬、軍眾  皆不能伏,

乃至  執著  涅槃相性  所有諸見  亦不能伏,

 

一切愚夫異生等行,

於此菩薩  所行之行  皆不能伏。

 

善勇猛!

此菩薩行,

愚夫異生  皆所非有;

有學、無學、獨覺、聲聞  亦所非有。

 

善勇猛!

聲聞、獨覺  若有此行,

應不說名  聲聞、獨覺,

應名菩薩,當得  如來  四無畏等  無邊功德。

 

善勇猛!

聲聞、獨覺  無此行故  

不名菩薩,不得  如來  四無畏等  無邊功德。

 

善勇猛!

菩薩所行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如來、應、正等覺  四無畏等  功德之地。

 

諸菩薩眾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以能證得  四無畏等  為所作業。

 

若諸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疾能證得  四無畏等  如來功德。

 

善勇猛!

若諸菩薩  未證  無上正等菩提,

由大願力  或諸如來  護持之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速能攝受  四無畏等  無邊功德。

 

善勇猛!

聲聞、獨覺  不能願求  四無畏等  諸佛功德,

諸佛世尊  亦不護念  令彼證得  四無畏等。

 

善勇猛!

諸菩薩眾  由大願力    諸如來  護持之力,當能證得  四無畏等,

何以故?

善勇猛!

諸菩薩眾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定能獲得  四無礙解。

 

何等名為  四無礙解?

義無礙解

法無礙解

詞無礙解

辯無礙解

如是名為  四無礙解。

 

諸菩薩眾  成就如是  四無礙解,

雖未證得  所求  無上正等菩提,

由大願力,即能攝受  四無畏等  諸佛功德。

 

諸佛世尊  知彼成就  四無礙解  勝善根故,

知彼已得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功德地故,

以神通力  勤加護念,令彼攝受  四無畏等  諸佛功德,

 

是故菩薩

欲求證得  四無礙解

欲求攝受  四無畏等  功德善根

應學  般若波羅蜜多,

應行  般若波羅蜜多,

勿生執著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通達諸法  若因、若集、若沒、若滅,無有少法  不合  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菩薩  如實了知 

諸法  因、集、滅、道  之相,

 

知法  因、集、滅、道相 已,

於 色  不修不遣,

於 受、想、行、識  亦不修不遣,

 

於 眼  不修不遣,

於 耳、鼻、舌、身、意  亦不修不遣,

 

於 色  不修不遣,

於 聲、香、味、觸、法  亦不修不遣,

 

於 眼識  不修不遣,

於 耳、鼻、舌、身、意識  亦不修不遣,

 

於 名、色  不修不遣,

於 染、淨  不修不遣,

 

於 緣起  不修不遣,

於 顛倒、見趣、諸蓋、愛行  不修不遣,

 

於 貪、瞋、癡  不修不遣,

於 欲、色、無色界  不修不遣,

於 地、水、火、風、空、識界  不修不遣,

 

於 有情界、法界  不修不遣,

於 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  不修不遣,

 

於 斷、常見 不修不遣,

於 布施、慳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  不修不遣,

 

於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不修不遣,

於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不修不遣,

 

於 斷顛倒  不修不遣,

於 苦、集、滅、道 不修不遣,

 

於 無量、神通 不修不遣,

於 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 不修不遣,

 

於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地 不修不遣,

於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法 不修不遣,

 

於 止、觀  不修不遣,

於 涅槃 不修不遣,

 

於 過去 未來 現在智見  不修不遣,

於 無著智 不修不遣,

 

於 佛智 不修不遣,

於 無畏等  諸佛功德  不修不遣。

 

何以故?

 

善勇猛!

  無自性  不可修遣,

受、想、行、識  亦無自性  不可修遣,

 

  無自性  不可修遣,

耳、鼻、舌、身、意  亦無自性  不可修遣,

 

  無自性  不可修遣,

聲、香、味、觸、法  亦無自性  不可修遣,

 

眼識  無自性  不可修遣,

耳、鼻、舌、身、意識  亦無自性  不可修遣,

 

名、色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染、淨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緣起  無自性  不可修遣,

顛倒、見趣、諸蓋、愛行  無自性  不可修遣,

 

貪、瞋、癡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欲、色、無色界  無自性  不可修遣,

 

地、水、火、風、空、識界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有情界、法界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斷、常見  無自性  不可修遣,

 

布施、慳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  無自性  不可修遣,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無自性  不可修遣,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斷顛倒  無自性  不可修遣,

苦、集、滅、道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無量、神通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地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法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止、觀  無自性  不可修遣,

涅槃  無自性  不可修遣,

 

過去  未來  現在智見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無著智  無自性  不可修遣,

佛智  無自性  不可修遣,

無畏等  諸佛功德  無自性  不可修遣。

 

何以故?

 

善勇猛!

無少法性  是圓成實,

一切皆是  世俗假立,非於此中  有少自性。

 

無自性故  皆非實有,

諸法皆以  無性為性,是故諸法  無實無生。

何以故?

善勇猛!

諸顛倒法  皆非實有,

諸法皆從  顛倒而起,

諸顛倒者  皆無實性。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  皆離自性,尋求自性  都不可得,

是故皆以  無性為性。

 

 

善勇猛!

無性者 

無實無生  故名 無性

此則顯示  性非實有  故名  無性,

 

若性非有,則不可修  亦不可遣。

顛倒所起  非實有故,既不可修  亦不可遣,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  無性為性,

遠離自性  則非實物,

非實物故  無修無遣。

 

善勇猛!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

於諸法中  住 如實見,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  無修  無遣,名  修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能如是住,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速得圓滿。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摩訶薩眾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不起 色  相應相心,    亦不起  受、想、行、識  相應相心;

不起 眼  相應相心,    亦不起  耳、鼻、舌、身、意  相應相心;

不起 眼識  相應相心,亦不起  耳、鼻、舌、身、意識  相應相心;

不起 色  相應相心,    亦不起  聲、香、味、觸、法  相應相心;

 

不起 栽蘗  俱行之心,    不起  瞋恚  俱行之心,

不起 慳貪  俱行之心,    不起  煩惱  俱行之心,

不起 忿恚  俱行之心,    不起  懈怠  俱行之心,

不起 散亂  俱行之心,    不起  惡慧  俱行之心,

不起 欲結  俱行之心,    不起  緣色執  俱行之心,

不起 無色執  俱行之心,不起  貪欲  俱行之心,

不起 離間  俱行之心,    不起  邪見  俱行之心,

 

不起 執著財位  俱行之心,        不起 執著富貴  俱行之心,

不起 執著大財勝族  俱行之心,不起 執著生天  俱行之心,

不起  執著欲界  俱行之心,       不起 執著色、無色界  俱行之心,

不起  聲聞地心,                         不起  獨覺地心,

不起  執著  諸菩薩行  俱行之心,

乃至不起    涅槃見  俱行之心。

 

是諸菩薩摩訶薩眾  成就如是  清淨心故,

於諸有情  雖起遍滿  慈、悲、喜、捨,

而能遣除  諸有情想;

於有情想  無執而住,

於四梵住  亦無執著,

成就妙慧  方便善巧。

 

彼由成就  如是法故

能無執著,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速得圓滿

 

 

是諸菩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速圓滿故,

便於  諸色  無取無執,於  受、想、行、識   亦無取無執;

    無取無執,          耳、鼻、舌、身、意   亦無取無執;

    無取無執,          聲、香、味、觸、法   亦無取無執;

  眼識  無取無執,      耳、鼻、舌、身、意識  亦無取無執,

 

  名、色  無取無執,

  染、淨  無取無執,

  緣起  無取無執,

  顛倒、見趣、諸蓋、愛行  無取無執,

 

  貪、瞋、癡  無取無執,

  欲、色、無色界  無取無執,

 地、水、火、風、空、識界  無取無執,

 

  有情界、法界  無取無執,

  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  無取無執,

 

  斷、常見  無取無執,

  布施、慳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  無取無執,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無取無執,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無取無執,

 

  苦、集、滅、道無取無執,

  無量、神通無取無執,

  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無取無執,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地 無取無執,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法 無取無執,

 

  奢摩他、毘缽舍那  無取無執,

  涅槃界  無取無執,

  過去、未來、現在智見  無取無執,

  無著智  無取無執,

  佛智、力、無畏等  無邊佛法  無取無執,

  斷顛倒、見趣、蓋等  無取無執。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  不可隨取、不可執受、無能隨取、無能執受

何以故?

善勇猛!

無有少法  應可執受,

亦無少法  能有執受。

所以者何?

若能執受、若所執受  俱不可得。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  皆不堅實,如幻事故;

以一切法  皆不自在,堅實之性  不可得故;

以一切法  皆如光影,不可取故;

以一切法  皆悉虛偽,無自性故;

以一切法  皆如聚沫,不可撮摩故;

以一切法  皆如浮泡,起已速滅故;

以一切法  皆如陽焰,顛倒所起故;

以一切法  皆如芭蕉,中無堅實故;

以一切法  皆如水月,不可執取故;

以一切法  皆如虹蜺,虛妄分別故;

以一切法  皆無作用,不能發起故;

以一切法  皆如空拳,無實性相故。

 

善勇猛!

諸菩薩  如是觀察  一切法已,

於一切法  無取、無執、無住、無著。

 

善勇猛!

諸菩薩  於一切法  不深保信、不起取著、不生固執,

無所貪愛   而行  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諸菩薩  能如是行、能如是住,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速得圓滿。

 

 

 

復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  如是學時,

不於 色學,不為超越    故學;

不於 受、想、行、識學,不為超越  受、想、行、識  故學。

 

不於色生學,不於色滅學;

不於受、想、行、識生學,不於受、想、行、識滅學。

 

不為  調伏色  故學,不為  不調伏色  故學;

不為  調伏受、想、行、識  故學,不為  不調伏受、想、行、識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色  故學,

不為  趣入、安住色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受、想、行、識故學,

不為  趣入、安住  受、想、行、識故學。

 

 

善勇猛!

若諸菩薩  如是學時,

不於 眼 學,不為  超越 眼  故學;

不於 耳、鼻、舌、身、意學,不為 超越  耳、鼻、舌、身意  故學。

 

不於 眼生學,不於 眼滅學;

不於 耳、鼻、舌、身、意生學,不於  耳、鼻、舌、身、意滅學。

 

不為  調伏眼  故學,不為  不調伏眼  故學;

不為  調伏耳、鼻、舌、身、意  故學,不為  不調伏耳、鼻、舌、身、意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眼  故學,不為  趣入、安住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耳、鼻、舌、身、意  故學,不為  趣入、安住  耳、鼻、舌、身、意  故學。

 

 

善勇猛!

若諸菩薩  如是學時,

不於 色 學,不為  超越色  故學;

不於  聲、香、味、觸、法學,不為  超越  聲、香、味、觸、法  故學。

 

不於  色生 學,不於 色滅 學;

不於  聲、香、味、觸、法生  學,不於  聲、香、味、觸、法滅  學。

 

不為  調伏色  故學,不為  不調伏色  故學;

不為  調伏聲、香、味、觸、法  故學,不為  不調伏聲、香、味、觸、法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故學,不為  趣入、安住 色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聲、香、味、觸、法  故學,不為  趣入、安住  聲、香、味、觸、法  故學。

 

 

善勇猛!

若諸菩薩  如是學時,

不於  眼識  學,不為  超越眼識  故學;

不於  耳、鼻、舌、身、意識  學,不為  超越  耳、鼻、舌、身、意識  故學。

 

不於  眼識生  學,不於  眼識滅  學;

不於  耳、鼻、舌、身、意識生  學,不於  耳、鼻、舌、身、意識滅  學。

 

不為  調伏眼識  故學,不為  不調伏眼識  故學;

不為  調伏耳、鼻、舌、身、意識  故學,不為  不調伏耳、鼻、舌、身、意識  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眼識故學,不為  趣入、安住  眼識故學;

不為  攝伏、移轉  耳、鼻、舌、身、意識  故學,不為  趣入、安住  耳、鼻、舌、身、意識  故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