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四百六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  善現品  第六之一

 

爾時 佛    尊者善現:

汝以辯才  應為  菩薩摩訶薩眾  宣說  般若波羅蜜多  相應之法,

教誡教授  諸菩薩摩訶薩,令於  般若波羅蜜多  皆得成辦。

 

  諸菩薩摩訶薩眾    大聲聞、諸天、人等  咸作是念:

尊者善現  為自辯才,當為  菩薩摩訶薩眾  宣說  般若波羅蜜多  相應之法,

教誡教授  諸菩薩摩訶薩,令於  般若波羅蜜多  皆得成辦?

為當承佛  威神力耶?

 

尊者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眾    大聲聞、諸天、人等  心之所念,

便告  尊者舍利子言:

諸佛弟子  凡有所說,一切皆承  佛威神力。

何以故?

舍利子!

如來為他  宣說法要,與 諸法性  常不相違,

諸佛弟子  依所說法,精勤修學  證法實性,

 

由是為他  有所宣說,皆與 法性  能不相違,

故佛所言  如燈傳照。

 

舍利子!

我當承佛  威神加被,為  諸菩薩摩訶薩眾  宣說  般若波羅蜜多  相應之法,

教誡教授  諸菩薩摩訶薩,令於  般若波羅蜜多  皆得成辦,

非自辯才  能為斯事。

何以故?

舍利子!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非諸聲聞、獨覺境故。

 

 

 

爾時  尊者善現  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  諸菩薩摩訶薩,

此中何法  名為  菩薩摩訶薩?

世尊!

我都不見  有一法  可名  菩薩摩訶薩,

亦都不見  有一法  可名  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二名  我亦不見。

云何令我  為諸菩薩摩訶薩眾,宣說  般若波羅蜜多  相應之法,

教誡教授  諸菩薩摩訶薩,令於  般若波羅蜜多  皆得成辦?

 

佛告善現:

菩薩摩訶薩  唯有名,

般若波羅蜜多  唯有名,

如是二名  亦唯有名。

善現!

此之 二名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善現當知!

如世間 我  唯有假名,

如是名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之為我。

 

如是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    唯有假名,

如是名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有情  乃至 見者。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 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如內諸色  唯是假法,

如是 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之為 色;

 

如是受、想、行、識亦  唯是假法,

如是 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受、想、行、識。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菩薩摩訶薩、若  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 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眼處  唯是假法,

如是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眼處;

 

如是耳、鼻、舌、身、意處  亦 唯是假法,

如是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耳、鼻、舌、身、意處。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色處  唯是假法,

如是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色處;

 

如是聲、香、味、觸、法處  亦唯是假法,

如是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聲、香、味、觸、法處。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菩薩摩訶薩、若  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  眼界、色界、眼識界  唯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眼界、色界、眼識界;

 

如是

耳界、聲界、耳識界,

鼻界、香界、鼻識界,

舌界、味界、舌識界,

身界、觸界、身識界,

意界、法界、意識界,

亦唯是假法,

如是法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耳界、聲界、耳識界  乃至  意界、法界、意識界。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  內身

所有  頭、頸、肩、膊、手、臂、腹、背、胸、脅、腰、脊、髀、膝、[+]、脛、足等

皮、肉、骨、髓  唯有假名,

如是名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內身  頭、頸等物。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 外事  所有草、木、根、莖、枝、葉及花、果等  唯有假名,

如是名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外事  草、木、根等。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 菩薩摩訶薩、若 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  過去 未來諸佛  唯有假名,

如是名假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過去 未來諸佛。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 菩薩摩訶薩、若 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

譬如夢境、谷響、光影、幻事、陽焰、水月、變化  唯有假名,

如是假名  不生不滅,

唯假施設  謂為  夢境  乃至  變化。

 

如是一切  唯有假名,

此諸假名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  皆是假法,

如是假法  不生不滅,唯假施設,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一切法  名假、法假    方便假   應正修學。

所以者何?

善現!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諸菩薩摩訶薩

不應觀  色名  若常 \ 若無常,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常 \若無常;

不應觀  色名  若樂 \ 若苦,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樂 \若苦;

不應觀  色名  若我 \ 若無我,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我\ 若無我;

不應觀  色名  若淨 \ 若不淨,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淨 \ 若不淨;

不應觀  色名  若空 \若不空,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色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色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有願 \若無願;

不應觀  色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寂靜 \若不寂靜;

不應觀  色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遠離 \ 若不遠離;

不應觀  色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雜染 \ 若清淨;

不應觀  色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受、想、行、識名 若生 \若滅。

 

 

復次善現!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

不應觀  眼處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眼處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眼處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眼處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眼處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眼處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眼處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眼處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眼處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眼處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眼處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耳、鼻、舌、身、意處名  若生若滅。

 

 

復次善現!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諸菩薩摩訶薩

不應觀  色處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色處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色處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色處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色處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色處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色處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色處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色處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色處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色處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聲、香、味、觸、法處名  若生若滅。

 

 

復次善現!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諸菩薩摩訶薩

不應觀  眼界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色界、眼識界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眼界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眼界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眼界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眼界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眼界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眼界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眼界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眼界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眼界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眼界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色界  乃至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耳界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聲界、耳識界    耳觸、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耳界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耳界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耳界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耳界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耳界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耳界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耳界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耳界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耳界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耳界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聲界  乃至  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鼻界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香界、鼻識界    鼻觸、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鼻界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鼻界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鼻界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鼻界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鼻界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鼻界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鼻界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鼻界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鼻界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鼻界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香界  乃至  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舌界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味界、舌識界    舌觸、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舌界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舌界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舌界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舌界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舌界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舌界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舌界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寂靜 若不寂靜;

不應觀  舌界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遠離  若不遠離;

不應觀  舌界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雜染  若清淨;

不應觀  舌界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味界  乃至  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身界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觸界、身識界    身觸、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身界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身界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身界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身界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身界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身界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身界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身界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身界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身界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觸界  乃至  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意界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法界、意識界    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名  若常若無常;

不應觀  意界名  若樂若苦,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樂若苦;

不應觀  意界名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我若無我;

不應觀  意界名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淨若不淨;

不應觀  意界名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空若不空;

不應觀  意界名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有相若無相;

不應觀  意界名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有願若無願;

不應觀  意界名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寂靜若不寂靜;

不應觀  意界名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遠離若不遠離;

不應觀  意界名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雜染若清淨;

不應觀  意界名  若生若滅,             不應觀  法界  乃至  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若生若滅。

 

所以者何?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菩薩摩訶薩、

若菩薩摩訶薩名、

若般若波羅蜜多、

若般若波羅蜜多名,

皆不見在  有為界中,

亦不見在  無為界中。

何以故?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一切法  不作分別  無 異分別。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住一切法  無分別中,

不見  菩薩摩訶薩,

不見  菩薩摩訶薩名,

不見  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  般若波羅蜜多名。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能修  布施波羅蜜多,

亦能修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能住  內空,

亦能住  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

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能住  真如,

亦能住  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能修  四念住,

亦能修  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能住  苦聖諦,

亦能住  集、滅、道聖諦;

 

能修  四靜慮,

亦能修  四無量、四無色定;

 

能修  八解脫,

亦能修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能修  空解脫門,

亦能修  無相、無願解脫門;

 

能修  一切陀羅尼門,

亦能修  一切三摩地門;

 

能修  五眼,

亦能修  六神通;

 

能修  佛十力,

亦能修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是菩薩摩訶薩  於如是時,

不見  菩薩摩訶薩,

不見  菩薩摩訶薩名,

不見  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  般若波羅蜜多名。

何以故?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  善達 實相,

善達其中  無雜染法、清淨法故。

 

 

 

如是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覺一切法  名假施設、法假施設。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於 名 \ 法 假  如實覺已,

不執著  色,

不執著  受、想、行、識;

不執著  眼處,

不執著  耳、鼻、舌、身、意處;

不執著  色處,

不執著  聲、香、味、觸、法處;

不執著  眼界、色界、眼識界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

 

乃至

不執著  意界、法界、意識界    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不執著  有為界,

不執著  無為界;

不執著  布施波羅蜜多,

不執著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不執著  諸相好,

不執著  菩薩身,

不執著  肉眼 乃至 佛眼,

不執著  智波羅蜜多 及  神通波羅蜜多,

不執著  內空 乃至 無性自性空,

不執著  成熟有情,

不執著  嚴淨佛土,

不執著  方便善巧。

何以故?

善現!

以一切法  皆無所有,

能著、所著、著處、著時  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於一切法  無所執著,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時,

增益  布施波羅蜜多,

增益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趣入  菩薩正性離生,

趣入 菩薩不退轉地,

圓滿  菩薩殊勝神通。

 

如是  菩薩殊勝神通  得圓滿已,

從一佛土  趣一佛土,

為欲  成熟諸有情故,

為欲  嚴淨自佛土故,

為見  如來、應、正等覺,

及為見已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令諸善根  皆得生長。

 

如是善根  得生長已,

隨所樂聞  諸佛正法  皆得聽受。

 

既聽受已,

乃至  無上正等菩提  能不忘失,

普於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皆得自在。

 

如是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如實覺知  名假、法假  無所執著。

 

 

 

 

復次善現!

所言   菩薩摩訶薩者,

於意云何?

即色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受、想、行、識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色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受、想、行、識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眼處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耳、鼻、舌、身、意處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眼處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耳、鼻、舌、身、意處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色處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聲、香、味、觸、法處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色處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聲、香、味、觸、法處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眼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色界、眼識界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眼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色界、眼識界 及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耳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聲界、耳識界    耳觸、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耳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聲界、耳識界    耳觸、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鼻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香界、鼻識界    鼻觸、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鼻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香界、鼻識界    鼻觸、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舌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味界、舌識界 及  舌觸、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舌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味界、舌識界    舌觸、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身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觸界、身識界    身觸、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身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觸界、身識界    身觸、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意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法界、意識界    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意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法界、意識界    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地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水、火、風、空、識界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地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水、火、風、空、識界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無明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無明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行  乃至  老死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爾時  佛 告 尊者善現:

汝觀何義  作如是言:

即色等法  非菩薩摩訶薩,

離色等法  無菩薩摩訶薩耶?

 

時尊者善現白佛言:

世尊!

若菩提、若薩埵、若色等法,

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

況有  菩薩摩訶薩!

 

此既非有,

如何可言

即色等法  是菩薩摩訶薩,

離色等法  有菩薩摩訶薩?

 

佛告善現:

善哉!善哉!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善現!

若 菩提、若 薩埵、若 色等法  不可得故,

諸 菩薩摩訶薩  亦不可得。

 

  菩薩摩訶薩  不可得故,

所行  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得。

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學。

 

 

 

復次善現!

所言  菩薩摩訶薩者,

於意云何?

即 色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受、想、行、識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色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眼處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耳、鼻、舌、身、意處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眼處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耳、鼻、舌、身、意處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色處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聲、香、味、觸、法處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色處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聲、香、味、觸、法處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眼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色界、眼識界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眼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色界、眼識界 及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耳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聲界、耳識界    耳觸、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耳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聲界、耳識界    耳觸、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鼻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香界、鼻識界    鼻觸、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鼻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香界、鼻識界 及  鼻觸、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舌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味界、舌識界    舌觸、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舌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味界、舌識界 及  舌觸、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身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觸界、身識界 及  身觸、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身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意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法界、意識界    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意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地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水、火、風、空、識界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地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水、火、風、空、識界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無明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即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無明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離 行  乃至  老死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不?

不也!世尊!

 

 

 

爾時 佛 告 尊者善現:

汝觀何義  作如是言:

即 色等法真如  非菩薩摩訶薩,

離 色等法真如  無菩薩摩訶薩耶?

 

  尊者善現  白佛言:

世尊!

色等法  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

況有  色等法真如!

 

此真如  既非有,

如何可言

即色等法真如  是菩薩摩訶薩,

離色等法真如  有菩薩摩訶薩?

 

佛告善現:

善哉!善哉!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善現!

色等法  不可得故,

色等法真如  亦不可得,

 

色等法  及 真如  不可得故,

諸菩薩摩訶薩  亦不可得。

 

諸菩薩摩訶薩  不可得故,

所行  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得。

 

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