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經 135 》相似六波羅蜜多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三十五 復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無量無數無邊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修行布施波羅蜜多; 無量無數無邊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修行淨戒波羅蜜多; 無量無數無邊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修行安忍波羅蜜多; 無量無數無邊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修行精進波羅蜜多; 無量無數無邊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無量無數無邊大劫,以有所得而為方便,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受持讀誦、如理思惟, 復以種種 巧妙文義,經須臾間 為他辯說,宣示開演 顯了解釋,分別義趣 令其易解, 所獲福聚 甚多於前。
憍尸迦! 此中所言 有所得者, 謂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布施時作如是念:『我能惠施,彼是受者,此是施果 施及施物。』 彼行施時 名住布施,不名布施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淨戒時作如是念:『我能持戒,為護於彼,此是戒果 及所持戒。』 彼持戒時 名住淨戒,不名淨戒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安忍時作如是念:『我能修忍,為護彼故,此是忍果 及忍自性。』 彼修忍時 名住安忍,不名安忍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精進時作如是念:『我能精進,為修斷彼,此精進果 精進自性。』 彼精進時 名住精進,不名精進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靜慮時作如是念;『我能修定,彼是定境,此靜慮果 靜慮自性。』 彼修定時 名住靜慮,不名靜慮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般若時作如是念:『我能修慧,彼是慧境,此般若果 般若自性。』 彼修慧時 名住般若,不名般若波羅蜜多,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不能圓滿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天帝釋白佛言: 世尊! 菩薩摩訶薩 云何能滿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憍尸迦! 若菩薩摩訶薩 修布施時,不得施者、受者、施果、施及施物,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 修淨戒時,不得持者、所護戒果及所持戒,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 修安忍時,不得能忍、所護忍果及忍自性,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 修精進時,不得勤者、所為勤果、精進自性,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 修靜慮時,不得定者、定境、定果、靜慮自性,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 修般若時,不得慧者、慧境、慧果、般若自性,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憍尸迦!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應以如是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 宣說般若波羅蜜多, 應以如是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 宣說靜慮波羅蜜多, 應以如是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 宣說精進波羅蜜多, 應以如是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 宣說安忍波羅蜜多, 應以如是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 宣說淨戒波羅蜜多, 應以如是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 宣說布施波羅蜜多。 何以故?
憍尸迦! 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他宣說 相似般若波羅蜜多, 初發無上菩提心者 聞彼所說 相似般若波羅蜜多,心便迷謬 失於中道, 是故應以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般若波羅蜜多。
憍尸迦! 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他宣說 相似靜慮波羅蜜多, 初發無上菩提心者 聞彼所說 相似靜慮波羅蜜多,心便迷謬 失於中道, 是故應以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靜慮波羅蜜多。
憍尸迦! 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他宣說 相似精進波羅蜜多, 初發無上菩提心者 聞彼所說 相似精進波羅蜜多,心便迷謬 失於中道, 是故應以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精進波羅蜜多。
憍尸迦! 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他宣說 相似安忍波羅蜜多, 初發無上菩提心者 聞彼所說 相似安忍波羅蜜多,心便迷謬 失於中道, 是故應以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安忍波羅蜜多。
憍尸迦! 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他宣說 相似淨戒波羅蜜多, 初發無上菩提心者 聞彼所說 相似淨戒波羅蜜多,心便迷謬 失於中道, 是故應以 無所得慧 及以種種巧妙文義,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淨戒波羅蜜多。
憍尸迦! 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他宣說 相似布施波羅蜜多, 初發無上菩提心者聞彼所說相似布施波羅蜜多,心便迷謬失於中道, 是故應以無所得慧及以種種巧妙文義,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布施波羅蜜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