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顯識經 說藏識

 

大乘顯識經 說藏識日用

 

 

(點擊藍字 進入SAT DB大正蔵検索經文)

 

大乘顯識經

如是從【】有受。從受有覺。從覺有法。遂能了知 善與不善。

 

大乘顯識經

知覺想念 同於【】。知苦 知樂 知惡 知善 及善惡境。故名為【】。

 

大乘顯識經

六根六境 五煩惱陰。【】遍止之 不為其染。由此而顯【】之事用。

 

大乘顯識經

如是身之機關 以【】之力 作諸事業仙通婆 龍神人天阿修羅等。種種趣業 咸悉依之。

 

大乘顯識經

】能生身。如工作機關。【】無形質 普持法界 智力具足 乃至能知 宿命之事。

 

大乘顯識經

由【持身 身知苦樂 光色充盛 行來進止。言笑歡憂 事業照著。當知有【】。

 

大乘顯識經

有所覺知 念及聲香味觸等界斯皆為】。

 

大乘顯識經

身之 諸大 諸入 諸陰。彼皆是】。

 

大乘顯識經

諸有色體 眼耳鼻舌及身 色聲香味觸等無色體受苦樂心 皆亦是【】。

 

大乘顯識經

風大微妙 無質無形。【】亦如是 妙無形質 大身小身 咸悉能持。或受蚊身 或受身。

 

大乘顯識經

譬如明燈。其焰微妙 置之於室。隨室大小闇咸除。【】亦如是 隨諸業任持大小

 

大乘顯識經下

受覺想思憂苦惱 此為【】之作用。復有善不善業 熏習為種 作用顯【】。